10月29至31日,全國鑄造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25年會暨標準審查會在甘肅蘭州召開。會議期間,來自全國的專家、委員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技術的未來方向及“以標準化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伊之密作為該領域的重要企業代表受邀參會,其主導的《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行業標準通過大會權威審議。此舉標志著伊之密在推動行業規范與技術升級方面再次發揮了關鍵作用。

10月30日上午,國機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濟南鑄鍛所檢測檢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全國鑄造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波發表開幕致辭。他提出,應以“標準為筆,創新為墨,共同書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這一觀點精準闡釋了標準與創新在推動行業進步中的核心作用,在現場引發廣泛共鳴。

張波主任所強調的理念,正是伊之密長期踐行的發展路徑。自2009年與吉林大學聯合研制出國內首臺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以來,伊之密持續深耕該領域。從2014年主導制定《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行業標準,到后續UN650MGⅡ、UN6600MGⅡ等機型的迭代與大型化突破,再到研發平臺的逐步建成,伊之密以扎實的技術積累不斷推動行業進步。

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
在分組審查中,專家組對伊之密主導起草的《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行業標準提出了嚴格的科學性與適用性要求。伊之密項目經理梁啟華先生、標準化專員張春虹女士作為企業代表參與審查環節。
審查過程中,專家組對標準送審稿逐條進行嚴謹審核。在注射速度、工況噪聲等核心參數的討論中,現場氣氛尤為熱烈。伊之密代表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現場經驗,與專家共同梳理并優化了關鍵指標的限制范圍與測試方法。
這一過程,實質上是將伊之密在前沿領域積累的寶貴技術經驗,通過權威平臺的充分論證,轉化為行業共同財富的關鍵環節。最終,標準內容在廣泛吸收專業意見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優化與完善,確保了其前瞻性、嚴謹性與行業指導價值。

《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標準的成功審議,不僅集中展示了伊之密在半固態鎂合金領域深厚的技術優勢與領先地位,也體現了企業積極承擔行業責任、推動產業協同進步的使命感與開放精神。未來,伊之密將繼續秉持“標準引領,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與業界同仁攜手,共同為推動中國鑄造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與標準體系建設貢獻力量,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注:文中部分圖片源自全國鑄造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